撰文者:Essay
去年九月份第一次在京都與MYM(Mahayogi Yoga Mission)的前輩一同生活,也拜訪鄰近的不同前輩的家,他們用心準備、並慷慨分享每件事,在無限感謝與感動同時,也讓我直覺地默默觀察學習——我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向他們做事的態度與方法看齊。
而聽他們描述生活中的一事一物時,讓我最佩服與好奇的是,幾乎不離Yogi桑(註1):這是Yogi桑喜歡的香、這是Yogi桑調配的咖啡豆、這是Yogi桑欣賞的杯子……因此,每位前輩的家裡幾乎都有一樣的香、咖啡豆、杯子。我佩服的是,前輩們全然而謙卑地臣服與接受﹔我好奇的是,如果跟大家都一樣,那麼這樣,不是就變得很沒有「個性」嗎?
我雖非台灣最年輕的一輩,但也是在要「愛自己」、「有個性」、「搞創意」的這些口號下成長,因此,雖然耳濡目染之下,回台灣也開始點一樣的香、學習一樣的生活方式,但仍不免疑惑。直到讀到Yogi桑回答台灣的Felix(文章連結)的話:愛自己,是愛著自己的什麼呢?
當頭棒喝!如果大家所愛的、所探尋的,是存在於自身的那個真實而永恆不變的存在,那麼,大家都是一樣的,又何苦徒勞,讓這個自我與肉身增加那麼多個性、標籤、以及帶來的慾望呢?那不過是讓自我更活躍傲慢罷了。
在電影「怪物的孩子」(電影介紹參見連結)裡,當我看到主角九太開始與師父一起生活,毅然決然忍著痛苦學著師父吃下生雞蛋時,心有戚戚,明明畫面是那麼逗趣,電影院裡充滿笑聲,但我的眼淚已開始湧出。
唯有捨棄自己的喜惡與慣性,才能讓那個喋喋不休、充滿判斷好惡的大腦,靜默下來,屈服於師父。而後九太學會了「化身為師父,把自己想成師父」的秘訣,在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坐臥,都能感受到師父的韻律與步伐,他才漸漸感覺到,自己與師父終於「一致」了。
前輩們不也是如此,說話的時候、喝咖啡的時候、打掃的時候、工作的時候、遇到棘手的問題的時候,想著Yogi桑。這並不意謂著上師就是萬靈丹,而是,會在潛移默化中,深化學習上師身上的從容、優雅、智慧、聖潔、仁慈與安詳。
當電影來到高潮,九太的師父擁有了「化身」的能力,可以變成任何想變成的「東西」,師父卻選擇了化身為遭臨險惡的九太「心中的那把劍」。此時,更是看得眼淚噴發。他們已合而為一。
是的,一開始我們必須想辦法化身為師父,而後,師父就會成為我們心中的那把劍,為我們砍除無明,抵禦黑暗。日文裡的「真劍」兩字,指的是充滿熱情的、持續不懈的勤奮學習,也是在Yogi桑的教導與前輩的談話中,經常用到的字彙,看完電影之後,我更明白這個字的深切意涵。
我想起Yogi桑在《Satori》(註2)裡說的話:
真實之光,存在於你們每個人之中,只是有一點小陰影遮蔽了你,
正因如此,有時你需要一盞由外照進來的光亮。
在黑暗被移除之前的這段時間,你就被稱為「弟子」。
當它被移除了,上師與弟子之間的差異就不存在了,他們合而為「一」。
紅腫著眼睛走出戲院的時候,不禁把手放在心口上,對「它」說:我知道你有一天一定會來到這裡,我知道,你一直都在。
註1:Yogi桑即Shri Mahayogi,也有日本弟子以敬愛的態度暱稱其為Yogi桑。
註2:《Satori》為MYM出版品《悟り》的英文版(連結),內容集結Shri Mahayogi與弟子間的各種問答。
註2:《Satori》為MYM出版品《悟り》的英文版(連結),內容集結Shri Mahayogi與弟子間的各種問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