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冥想會紀錄文
撰文:Kay
這次冥想會的主題為「我們是一」,閱讀範圍是《至高白鳥》 No.7第9頁Yogi桑的一段話:「不只人類擁有靈魂,這個宇宙也有靈魂,他們都是同一個靈魂,不是分別的兩個東西,所以我的靈魂和您的靈魂也不是分別之物,是相同的一個。」這段文章裡,Yogi桑先闡述了什麼是冥想,再層層剖析純粹的意識,當心和真我在一起而分不清楚的狀態時,因為心不知道真正的我,所以誤以為自己是主人,所以才會稱為自我中心(ego),但是瑜伽裡,真正的主人是作為意識的存在。
討論環節中,參與者分享了各自的冥想體驗,有人冥想著Yogi桑的靈魂跟我是一體的,有人則專注在靈魂、將注意力集中在心口深處,有位參與者提到了他試圖以生活中的實例,以「我們是一」的概念把我當成你,去想怎麼看待讓他困擾的人,這個例子引起了大家熱烈地討論,Prasadini提醒了重點不是怎麼看待這個人,而是要從內心的晃動著手,例如在練習溫柔對待別人,可以搭配很多的練習,像是瑜伽教導中的對外持戒(yama)與對內精進(niyama),要努力做到「不貪」或是「知足」,才能真正從利他角度出發,不然內心就會有晃動。
大家討論時一致認為,「溫柔對待別人」是一個很厲害的教導,需要先從自己下手,消滅「我」自己的認為和執著,利用冥想裡面的辨別,當自己因為內在的想法而產生反應時,利用辨別去分辨哪些不是真實的,再一一放掉,像是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剝去我執,剝掉之後剩下的就是空。
這段討論讓我想起榮格在心理學說的:「每一件我們被他人激怒的事,都能使我們更好地瞭解自己。」反思自己生活中,討厭別人並不是因為那個人,而是因為那個人觸發了自己的晃動。我們可以通過冥想中的辨別來消除煩惱,只有當「我」不存在時,「他者」也將消失,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我們是一」的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