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Kay、Ayano
《夢‧應作如是觀 展覽全紀錄》的新書系列活動於5/18日來到台北舉辦。從忠孝復興捷運出來步行約莫五分鐘,轉入鬧中取靜的巷弄,便是今日活動的藝文空間,現場的擺設很簡單卻充滿巧思,一進門右手邊的書牆除了擺滿了這次發表的新書,還有《瑜伽的福音》中文版 ——2023年四月那場展覽的起源。
現場的展覽裝置,鼓勵參觀者手動體驗,吊掛式展版上的木框裡,第一眼看到的是《瑜伽的福音》的智慧語錄,如果掀開到下一頁,則是《Seeking Truth》中闡述相關的瑜伽教導。微型展覽的空間裡,有些人靜靜的思考著眼前的字句、有些人拿著手機搜尋各種不同角度捕捉最美的瞬間,也有許多熟悉的面孔相互問候,沒多久,將近50位參加者陸續到齊,活動正式開始。
簡單開場後,主持人昭淵引導大家閉上眼冥想一個情境:「今天是你生日,主管要求加班。下班後,你去酒吧遇到相談甚歡的對象,卻接到媽媽的電話說爸爸昏倒需要去醫院。接著你在路上被黑道圍毆綁架,矇上眼睛被帶到一個屋內,才知道這一切都是大家安排的生日驚喜。你詢問這是朋友的鬼點子,他卻說真正的導演,是全然知曉一切的意識。你大喊著問這一切全然知曉的意識是誰,卻從夢裡醒來,剛剛只是一場夢!」
睜開眼睛,瑜伽劇場登場。
劇中的年輕人探問:「要如何,才能從夢裡醒過來?」他告別戀人,立志尋找已經醒過來的人,過程中遇到不同身份的人,讓我們思索:受人尊重,生命就有價值了嗎?如果所有一切終將消失,那什麼才能超越生死?放下這一切,我還剩下什麼?如果我不再執著這些短暫的事物,我是否還存在?我的存在,是否比這一切更深遂?
最終,年輕人透過冥想向內探詢得到了答案,他和戀人擁抱,用「我是你」回應了關於「你是誰」的詢問。瑜伽劇場在眾人充滿喜悅的梵唱中謝幕,也深深烙下了那個問句:「如果現在是一場夢,你想要醒過來嗎?」
進入新書座談的時間,昭淵和Priya先介紹了台灣摩訶瑜伽行者真理實踐會(aka瑜伽行者學苑),說明是如何的起心動念,為了那本書而做了2023年的展覽,又為了那個展覽,出了這本書。兩人接著以對話的方式深入簡出說明瑜伽修行的四大路徑:
智慧瑜伽:核心概念是把不正確的東西消除,不是真實的就會消失(斷捨離的爽快)
聖王瑜伽:藉由體位法和冥想,最終可以掌握我們的心(逆操作,很多時候我們都被心掌握)
奉愛瑜伽:透過愛著神到達(眼睛張開看到的都是神聖的存在)
行動瑜伽:當下盡力去做,為了他者行動(事前盡心盡力,事後聽天由命)
互動環節訪問了當時參展的工作人員及觀展者,大家分享著自己展覽中最喜歡的部份,行銷人Lilyian因為知道瑜伽行者學苑而去看展,她在社群分享的展覽心得文也收錄在這次的展覽全紀錄。她覺得主題以「夢」及「應作如是觀」開始到一系列六大展區的概念很完整清晰,從一開始「業的法則」喜歡、不喜歡的二元對立,帶著期待、嚮往的「六個寶藏」,在「變動世界」許下千百種各式願望,所有的外在追尋,終究如幻、泡、影一樣,像夢一樣短暫,她很喜歡掛起的串串心願,透明質地的心願卡,在燈光下隨風旋轉,很浪漫,也很像心的晃動,就像金剛經中的經文: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Lilyian也感謝了瑜伽行者學苑的夥伴們,在她眼中,這是一群最純粹的瑜伽人,各行各業不同領域的人,放下了手邊事務利用私人時間,從固定的團練、讀書會、飲食料理、花藝、展覽、林道漫步冥想,到現在把展覽化成紙上行旅,都在實踐上師的教導,以純粹、無私的奉愛去行動,就是佛陀說在修行中很重要的三寶「佛、法、僧」,而這樣一群人就像珍貴的僧團一樣,為的就是分享瑜伽,或者說生命存在的本質,實在感謝。
上師Sri Mahayogi 曾說:「所謂的修行是讓心變得乾淨,真心為別人服務。純淨的人越來越多,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服務其他人。」活動的尾聲,大家享用著夥伴們自製的捲餅,一邊討論著剛才意猶未盡的話題。有些人帶著瑜伽劇場的餘韻翻閱相關的瑜伽書籍、透過平板播放的影片了解瑜伽料理。在這場夢的覺醒的午後約會,即使台北的大雨也無法阻擋大家相聚,一起探尋生命的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