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 星期六

在台中鈴蘭通重現瑜伽劇場!








撰文:Radha


 

去年在台北松菸的「夢 · 應作如是觀」展覽是瑜伽行者學苑第一次對外的大型公開活動。當時也曾想過或許部分展覽能夠移師到台中,辦一個小型的台中場。不過礙於各種考量,這個計畫無法實行。今年九月份,突然接到台中團練同學的邀約,他正在企劃一個大型封街活動「鈴蘭通散步納涼會」,活動包含封街遊行、市集、表演等,他邀請我們加入參與,討論過後,決定最合適的是在以中世紀扮裝為主題的柳川舞台,提供給我們40分鐘的表演時間。一開始我和Marula已經打定主意,無論最後有多少gurubai們加入,我們都一定要參與這個台中難得的盛事。



隨後,開始募集1027日活動當天可以參與的工作人員。大家踴躍響應,十位工作人員定案。但籌備時間只有一個月,緊迫的時間考驗著大家,面臨的挑戰是:原本手邊的工作也仍要繼續,這是突然增加的活動,該如何調配時間、抉擇事情的優先順序?也挑戰著自己是不是有克服困難的心。








四十分鐘的表演,沿用了去年展覽的瑜伽劇場體位法和梵唱,以及最後的體驗互動。戶外的舞台前人聲鼎沸,好不熱鬧。對工作人員來說,是個全新的、不熟悉的場域,示範體位法的兩位gurubai都是第一次體驗,梵唱的組合也是第一次。每個細節都考驗著我們當下判斷事情的敏銳度,以及心的穩定度。雖然與台北的展覽一樣,都是對外的活動,但不同的是,這次來的群眾可能對瑜伽完全不熟悉,他們會知道我們在做什麼嗎?我們會有共鳴嗎?我心裡不禁產生疑慮。但是,我記起去年展覽的時候從前輩那裡獲得一段很有力量的話,提醒著我:不用想著「我必須傳達什麼給大家」,只要專注自己一直以來做的事情上,就去面對、去好好享受吧!大家純粹的念頭一定就能自然展露出。然後大家熱切的心情,Shri Mahayogi一定不會不知道,請堅定地相信,他一直都在守護著大家。





這次的活動對自己來說也嘗試了新的任務,除了領唱同時也彈風琴,最後還和Marula一起搭擋和民眾互動。雖然挑戰著自己的可能性,但眼前能做的就是沒有間斷的每天練習,直到活動當天,總算是讓恐懼的心平靜下來。展演的過程自己還是有了失誤,但是很開心戰勝了晃動的心、面對了自己的狀態,一起在台上唱歌的guruibai也分享,看著台下的台中同學充滿熱情與歡喜的臉龐,一起開心地梵唱,覺得很感動,也覺得深受祝福、被Yogi桑寵愛著。



DM發放中







會後,我們到會場旁邊的柳川河畔再次唱起Hare Krishna ,當下有股無法言語的歡喜,或許是結束了活動,又或許是在那一霎那單純只是呼喊著神的聖名,就是一件再幸福不過的事情。看著在河邊散步的人、坐在河畔聊天的人、橋上路過的人、駐足觀賞的人,那一刻真的想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唱出心底深處的喜悅。


工作人員&家人們


天色漸暗後,我們前往已經預定好的印度餐廳,餐後互相交流著這次的活動。大家都對第一次展演體位法的兩位gurubai給了很高的讚譽,在吵鬧的環境下穩定地完成動作。Marc分享,在去年五月因為想燃起自己的熱情而煩惱著,決定從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開始——每天的體位法練習。伯勳則是想著有機會自己也想做出貢獻。當然具體地進行集訓與鍛鍊是不可避免的,在活動前由去年擔當體位法展演的Prasadini為兩位進行了嚴格的特訓,果真創造了挑戰跨越極限的機會。

這次的活動讓我更深一層體會,平常的實踐是非常重要的根本,每一個微小的行動都在累積並修煉著自己,機會來到面前的時候,是否能拋開個人狹隘的想法去行動。而每次的活動更培養著和gurubai們一起工作的默契,我得到的遠比活動本身帶來的更多,這是一股助力,讓自己持續燃起更多的熱情並繼續行動!!



台中同學們



謝謝gurubai們的參與
 


註:「鈴蘭通散步納涼會」是每年十月台中的盛事,由中城再生文化協會主辦,並串連民間各社團,在昔稱「鈴蘭通」的台中市中山路封街,市民們透過扮裝遊行、市集、表演匯聚在地能量,為台中舊城灌注活力,今年是第六屆。


 

 

 



2024年11月6日 星期三

超越二元,回歸於一


瑜伽的福音-10月讀書會


撰文:資宜


直視一個人的雙眼十分鐘,看到的是什麼?
慢慢地,感覺到兩個人的呼吸頻率逐漸趨於一致。對方的長相不是注視的焦點。看著看著,彷彿
Shri Mahayogi 的身影與對方重疊了。

為期兩年的「瑜伽的福音」讀書會,在2024年的10月進入了尾聲。這次討論的主題是書裡的最終回,「一」,也就是「不二」。




讀書會以小短劇拉開了序幕兩位朋友相約去踏青,其中一位眼看著就要掉下懸崖了,仍然不願放開手上種種屬於他的物品,最終因為自己無法騰出手來拉住相救的夥伴的手,而跌落山谷。看完這段劇情,不禁流露出會心的一笑,都什麼時候了,怎麼還那麼在乎他手上那些東西!可是回頭看看生活中的自己,也時時以「我」為中心思考。這是「我的」,不能被別人拿走;「我是對的」,別人的想法都是錯的..等。



我們不禁要問:因為有了「我」,因此產生了「你」,以及其他的二元對立,善與惡、對與錯⋯⋯等,但這些判斷是永恆不變的嗎?大家分組討論之後,紛紛否定了這個答案。某個參加者分享,自已以前有寫下每天最感謝的三件事,以及最生氣的三件事的習慣,過了一陣子回顧後,發現昨天幫忙自己的那個人,今天可能說了某句話而讓自己生氣了;甚至,同一個人可能在同一天裡讓自己既生氣又感謝,那麼,自己到底是討厭他,還是喜歡他?這個人到底是對我好,還是對我不好?

人們認為有我,所以執著於我所有之物。然而,因為本來我即不存在,理應不存在我所有之物。理解我和我所有之物並不存在,然後了悟真理--不存在不同之物。潔淨與不淨、善與惡、幸與不幸....,它們各自都不是不同之物,只不過是隨著人心的判斷而製造出來的。 
《瑜伽的福音》p. 192



正因為不存在不同之物,因此只有「一」,也就是「不二」。那麼,該如何才能做到呢?

首先,得讓心回到自由的狀態。於是,在下半場的讀書會裡,我們也討論了「自由」的意義,更理解了沒有執著的重要性。

最後,在本系列讀書會的尾聲,也再次提醒大家要時時探問「我是誰」?理解自己就是單純看著的純粹意識,也就是阿特曼(Atman),即是普世性的真實。如此,便能理解我們存在於地球上的理由並非為了受苦,並非為了沉溺幸福,只是為了遊戲而已——為了享受歡樂。



→讀書會結束後,大家分享了參加這一系列讀書會的心得:
● 每月的讀書會會有一組同學帶領參加者進行內容導讀,該組同學因此需事先討論與準備,有人覺得這是一個集體創作的過程,且在討論的過程,已與組員經歷了一次讀書會,而這也讓大家更體會與珍惜共修團 (sangha)的存在。
● 透過讀書會聽到或看到大家的分享,發現福音裡的教導是可以被實踐,而且有好的結果,是一件很激勵人的事情。
● 在生活中開始去關注事物的本質,感覺生活變得更輕盈了。


※小編附註:
花了2023年到2024年這兩年的時間,我們一起讀完了《瑜伽的福音》。雖說讀完,但瑜伽如此博大精深的世界,又豈是短短兩年能深入探究的呢!
明年我們也會繼續舉辦讀書會,如果您也對瑜伽有興趣的、想更深入了解瑜伽,歡迎一起加入讀書會,跟我們一起探索和實踐瑜伽喔!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神的顯現







2024/10/18 冥想會紀錄文


撰文:Kay


十月冥想會的主題為「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神的顯現」,這句話出自《瑜伽的福音》第155頁,文章主要討論了行動瑜伽和奉愛瑜伽如何相輔相成,需要我們同時向內和對外持續精進,因為對這句話相當熟悉,我常在遇到不順遂或是難以相處的人時,用這句話鼓勵自己。然而,直到冥想會的討論中,有人提到想到這句話時會充滿喜悅,感到周遭的人都是神的顯現,包括地上長出來的都是神,我才驚覺自己內心的奉愛太少,仍然是用「我」在看著這個世界。

冥想時,我靜下心來重新思索這句話,卻發現自己不容易專心,當我想到「神是什麼」時,就像是遇到一堵牆無法前進,思緒開始分岔,想到最近病逝的老朋友、想到死亡、想到第一次聽到日本前輩指著窗邊的盆栽說植物也有神性。這時,思緒開始活躍,無法專注於冥想本身。我意識到,這是因為我的理性思維在作祟,試圖用邏輯去理解神的本質。

冥想後的分享中,大家繼續討論如何更靠近神的本質。神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的,祂超越了人類的理解範疇,唯有通過純粹的信仰,才能夠努力靠近祂,感受到祂的存在。這種信念也提醒了我,「奉愛必須要有具體的行動才能超越心的範圍」,溫柔地對待周遭的人和事物,因為我們所接觸到的每一個生命、每一片樹葉、每一朵花,甚至是腳下的土地,這一切都是神的顯現,都是神聖的存在。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豁出性命般的熱情





九月份讀書會紀錄文


 

記錄:Marula
 
        
日本前輩Sananda桑曾在「冥想專科」講座中這麼教導:要做到冥想需要三個要件,第一、能夠坐得直坐得久,因此需要好好練習體位法;第二、要具備瑜伽的教導,因此需要學習、研讀經典、討論並實踐;第三、不可欠缺的是對於冥想、開悟的熱情。
        
體位法,就算強度與頻率不同,相信大家都持續在練習著;瑜伽教導,也經常透過團練分享以及讀書會彼此相濡以沫。但是,這看不見、摸不到的「熱情」,該如何具體實踐、持續提升呢?九月份的讀書會,來到《瑜伽的福音》第六章「冥想」,一開始Shri Mahayogi即以聖者將求道者的頭壓入溪流中的故事,來揭示:必須拿出像渴求一口氣般的熱情,你就能證悟神!
 






負責此章呈現的九月組,以短劇方式重現了這個故事。接著,邀請全員參與「福音馬力歐」互動遊戲。以電玩闖關方式,考驗大家在每個日常生活的抉擇中,到底會選擇「業的道路」或「瑜伽的道路」?情境包含:平日晚上,難得有空閒,會選擇A.閱讀瑜伽教導,或是B.看劇呢?生日到燒烤餐廳,獲得免費享用高檔燒肉套餐,會選擇A.機會難得,大快朵頤,或是B.不受誘惑,仍然只吃蔬菜等悅性食物,且吃七分飽。各組雖然為了得分,會「技巧性」地選擇「正確」的答案,但是,在思考的當下,也反觀自己真的會這麼做嗎?以往在類似的情境中,總是不敵誘惑與習性牽引,安慰自己時間多得是、還有下次、瑜伽練習慢慢來,先及時享樂吧。
        
熱情,雖然很抽象,但其實又具體地反映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時時刻刻與每個選擇。九月組會設計這個遊戲,是因為組員在討論時拋出了一個問題:「開悟有deadline嗎?」大家的答案是,這一輩子生命終止的那一刻,就是deadline,但我們怎麼會知道明天先到、或是死亡先到呢?因此進一步思考,是什麼阻礙了我們?為什麼我們無法投注所有心力在開悟上?Shri Mahayogi直接為我們指出:「阻礙你的,是煩惱,你欠缺的,是專注力。」《瑜伽的福音》P167)而要突破這些阻礙,提升專注力,需要做到六件事:1.真摯的學習 2.認真的修行 3.純粹的信仰 4.具備神聖的戒律 5.維持強韌的身體 6.不屈不撓的精神。如果熱情足夠、願意豁出性命般地尋求神,便能將這六件事徹底實踐吧。
 



而進入到讀書會小組帶領的篇章,不約而同地,也以戲劇方式進入,而且同樣是考驗熱情與決心的篇章:男子在暴風雨中不畏艱難地尋找心愛娼妓。各組成員必須扮演抽到的角色,即興呼喊出自己的心聲,除了男子與娼妓外,還包含了暴風、被男子抓住的藤蔓、屍體等等。看似是很困難的挑戰,沒想到,當燈光一暗、音樂一下,大家各自發揮,一組比一組更投入、精彩。這也是瑜伽中很重要的練習,丟掉自己的包袱,解放身心,除了去感受角色與瑜伽教導之外,也為了成就這個整體遊戲而捨棄「自己」。



 


娼妓對男子說:「如果你能把對我的愛朝向神,你就能立即了悟神吧!」因此男子認真修行,成為聖者,卻在一個瞬間,發現自己對走過的美女動心,因而剜下雙眼。對開悟的最高熱情,是捨棄感官。
 
每個月的讀書會,不論是分組呈現、互動或帶領,都能更全身全心地去感受Shri Mahayogi的教導,同時,也再一次感受到教導的博大精深,到了倒數第二章的「冥想」,不只是日常行住坐臥飲食的實踐,也不只是熟讀經典上的教導,而是更命中核心地問每一個求道者:你有熱情嗎?可以賭上性命嗎?可以連眼睛等感官都捨棄嗎?
 


記得另一位前輩的文章中曾寫道:冥想不是坐在那兒擺個樣子而已。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對冥想的狀態與境界有所憧憬,神,就在門那一側等待著我,但我是不是已經真的隨時可以舉起腳,跨入冥想之門的那一道門檻呢?這時,Sananda桑的話語彷彿又在耳邊:別說有的沒的,做就對了!
 






 
 
 

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莎拉妲・提毗(Sarada Devi)的故事_9






蕾杜





在許多令人難以忍受的家庭煩惱中,最大的問題是姪女蕾妲拉妮,對於Holy Mother 完成其使命,她扮演了增加故事可看性的重大角色。上師過世後,Holy Mother 對這個世界失去所有興趣,她甚至想過要捨棄肉體,有一天在迦蘭巴蒂,她詢問上師為什麼還必須保留這個肉體,在她的視野裡出現一位紅衣少女,羅摩克里希那指著那個女孩說:「以這個女孩為支柱活下去,之後許多的靈性求道者會來找妳。」後來她才發現,紅衣少女就是姪女蕾妲拉妮。為了完成羅摩克里希那的使命,這個姪女是必要的存在。

 

Holy Mother 最小的弟弟在過世前將懷孕的妻子託付給 MotherMother 照顧到她生產完後回去了加爾各答。小孩出生以後,命名為蕾妲拉妮,暱稱為蕾杜。有一天晚上 Mother 看到了一個景象,是蕾杜被母親粗魯地對待,遇到了生命危險,擔心的 Mother 便趕緊回到迦蘭巴蒂,她看到蕾杜的母親失去正常意識,便把蕾杜帶回去,從這時起,Mother 的人生與蕾杜有了密切的交纏,她重新感受到活著的喜悅,回到了忙碌的日常生活。

 

幼時的蕾杜天真無邪,受人喜愛,Holy Mother 與蕾杜幾乎片刻不分離,從外人看來,她對蕾杜有很大的執著,不過 Mother 自己是這麼說的:「那些人不知道在上師死後,沒有執著的我已經不想保有肉體了,上師為了完成使命,透過蕾杜讓我繼續維持這個肉體。當我的心從她身上離開時,就是我捨棄這個肉體的時候了。」她又說:「我這樣溺愛蕾杜是一種執著,但只要我祈禱,現在馬上就可以割捨掉這個執著,我不除去這個執著,單純是出於憐憫之心,摩耶(Maya)如何能夠束縛住我呢?」

 

蕾杜隨著年紀增長,身心上漸漸產生變化,變得體質虛弱與精神脆弱,她開始會做一些奇怪的行為,很容易心情不好,變得很難相處。不只會出口反駁 Mother,甚至會破口大罵,有許多令人難以忍受的行為。

 

蕾杜在 12 歲時嫁給隔壁村莊的 15 歲少年,斯瓦米・薩拉達南達(Swami Saradananda,羅摩克里希那的直傳弟子之一)為了婚禮的費用努力籌措費用,讓蕾杜從頭到腳金光閃閃地出嫁了。蕾杜不想生活在夫家,就跟丈夫一起住在 Mother 家裡,但是她的態度完全沒有改善,不放過任何折磨 Mother 的機會。蕾杜很愛丈夫,但是有很深的執著,Holy Mother 曾經這麼說:「我的母親的家人們都是品德高尚的人,但妳們看看現在和我一起生活的人,蕾杜她是多麼傻啊!她一直站在門廊等著丈夫回來,很害怕丈夫去聲色場所,所以日夜都監視著他,這是多麼大的執著啊,我連作夢都沒有想到她會變成這樣。」

 

1911年到1917年,蕾杜出現嚴重的精神衰弱症狀,很容易歇斯底里,難以忍受任何噪音,Holy Mother 就下定決心,把她帶回迦蘭巴蒂。1919 年蕾杜生了一個兒子,她的行動愈發脫離常軌。這裡分享 Mother 其中一個弟子的日記的內容:

 

嬰兒已經六個月了,蕾杜因為身體衰弱連站都無法站,只能用爬的,更糟糕的是,她有鴉片中毒。 Holy Mother 最近狀況也不好,還發燒,雖然她想阻止蕾杜使用鴉片,但蕾杜完全聽不進去。有一天早上 Holy Mother 在切菜,蕾杜跑來討鴉片,Holy Mother 出言阻止,惱怒的蕾杜拿起一根茄子用力地丟向 Holy Mother,茄子打在 Mother 的背上,非常地痛,Mother 看著上師的相片祈禱:「主啊,請原諒這個孩子的無禮,她失去理智了。」

 

前面曾提到 Holy Mother 說過,當她的心從蕾杜離開以後,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將她束縛在這個世界上。她曾感嘆,或許是這個孩子在前輩子沒有做懺悔的修行,而無法治好她的病,也感嘆明明蕾杜是自己所撫養長大,卻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到任何一點 Mother 的美好品德。

 

蕾杜對 Mother 的虐待愈加惡化,有一次在牛車上,竟然用腳想要把 Mother 推出牛車。有一天,Mother 在絕望的狀態下對弟子說:「我從出生以後,不管是多麼小的罪惡都不曾犯過,五歲的時候我遇到上師,即使那時候我還無法理解上師,上師也讓我可以碰觸到他,但是為什麼我還必須如此受折磨呢?明明每個人碰觸到上師後,大家都能從摩耶中解脫,為什麼只有我如此苦惱呢?我的心日夜都在很高的層次裡,但正是因為對人們的慈悲,而勉強把它拉到低的層次,然後我還在這裡煩惱痛苦。」弟子回答:「就讓人們按照他們喜歡的去做吧,請和我們一起忍耐,只要自己留意,就不會生氣。」Holy Mother 回答:「我的孩子啊,就如同你說的,沒有比忍耐更好的美德了。因為這是血肉之軀,所以有的時候會因為怒氣說出一些話。」隨著蕾杜的舉止愈來愈過分,漸漸地,平靜取代了 Holy Mother 表面上對她的留戀,不再受她所牽動。

 

蕾杜與 Holy Mother 的相遇有兩個很大的目的:第一,對於蕾杜的留戀,是為了讓 Holy Mother 能停留在這個世界上完成羅摩克里希那神聖的使命。Mother 的心已經因為靈性修練而去除掉一切世俗欲望,但是經驗過無分別三摩地後的肉體會像枯葉一樣脫落,所以在她的人生舞台上,蕾杜登場了,擔任讓 Mother 活下去的世俗因素。第二,Holy Mother 透過自己對蕾杜和親人們的行動,示範了在家者如何完成世俗的職責,她親身示範薄伽梵歌裡所記載的行動瑜伽的理想。外觀上,Holy Mother 看起來對蕾杜有所留戀,但實際上並不認為蕾杜是自己真正的親人,她曾說:「蕾杜她們不是我真正的親人,你們這些弟子才是。你們就算很用力的拉著我,也不屬於摩耶,因為這個拉力,我才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到這個世間。」

 

Holy Mother 一直碰觸著至上幸福的源泉,即使蕾杜和其他家人帶來許多煩惱與痛苦,在內在上,她從未受到任何影響,而這份至上幸福也一直傳遞給她的信徒們。





參考文獻:《Holy Mother》 by Swami Nikhilananda

其他故事:莎拉妲・提毗(Sarada Devi)的故事-生平&結婚後_1

             莎拉妲・提毗(Sarada Devi)的故事-我是善良的人的母親,也是邪惡的人的母親8






2024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正因為混亂,更需要瑜伽實踐


繪圖Priya


 

撰文:Ayano


5月份從日本回來後,我意識到自己的瑜伽練習基礎不夠紮實,於是開始調整繁忙的生活,逐步減少工作量,按優先順序處理積壓的任務,希望為瑜伽實踐騰出更多時間。然而,這個過程中也接連發生了許多突發事件。

 

其中一件是在5月底的工作上,與剛接手業務的同事發生了衝突。我發現他因交接不完全而準備不足,當我提醒他時,卻得到了反常的回應,讓我感到憤怒,認為他應該負責但卻沒有做好工作。回家後,我越想越氣,覺得他的表現非常不專業,決定要找機會和他溝通。然而,隔天我得知,同事當天正經歷多件突發狀況,我只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也還沒等到溝通的機會,我自己就在另一場線上會議中犯下了錯誤,無意間打開了麥克風,當著內外部長官的面抱怨外部長官的準備不足,讓整個場合相當尷尬。當下,我意識到自己對專業的要求,自己也未能做到更好,證實了聖經《馬太福音》7:1-2的教導:「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我原本滿腔想對同事說的「專業論」瞬間都消失了,了解到其實自己沒有資格說這些話。後來的一個月,內心與外界的混亂交織在一起,身心俱疲,對心完全失去了控制。

 

隨著時間推移,我也不得不面對另一位我覺得不擅長相處的同事。每次與他互動時,都讓我想到了過去的自己,那個只專注於自己感受而忽視他人情況的自己。每次與他交流,都感到心痛,除了看到他也在受苦中,同時也為過去的行為感到懊悔。我並不確定,經過這幾年的瑜伽練習,自己是否真的有所不同。我找一位gurubai(註)討論了這件事,以及工作中的困擾。當gurubai問我:「妳很討厭自己嗎?」那一刻,我崩潰了,哭著承認了內心的自我厭惡,但也明白,那只是不知道真理而非惡意所致。後來gurubai分享了她的經驗,說或許會需要一段時間忍耐現在不舒服的感覺,但只要堅持不懈地遵循Yogi桑的教導,一切會漸漸平靜下來,不管是自己的心,或是與對方的狀況。

 

接下來的幾個月,隨著逐漸調整步調,專注於手頭上的事務,並從讀書會與團練中獲得了瑜伽同伴們的支持,找回了內心的穩定。這種穩定來自於反思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學習放慢腳步,並在冥想中去辨別為何工作會讓我感到疲憊?我發現,真正消耗精力的是內心的抱怨,這些情緒浪費了時間和注意力。同時,與同事相處的壓力也源自於內心尚未消除的根本原因。雖然在瑜伽道路上經歷了許多失敗、失敗和大失敗,但我明白,這條路只有自己能走。如今,已逐步完成囤積的工作,與那位不擅長相處的同事之間的關係也真的如gurubai所說,面對他時,心的反應和之前完全不同了,關係也變得和諧。能夠成功一次的感覺讓我感到幸福和平靜,相信隨著深入學習,一定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註:gurubai是尊敬著、相信著同一位上師,遵循著這位上師的指導,一同努力的一群人,也可以稱作是靈性上的兄弟姐妹。










2024年10月5日 星期六

透過花藝,探索本質



台中「花的本質:花藝與瑜伽 特別課程」

 

撰文:Radha


如果問大家對花的印象是什麼,應該大部分的人都能感受到它外在綻放的美麗吧!如果是要自己動手插花呢?或許有嘗試過的人可以很快產生共鳴,但對於從來沒有插過花的人,恐怕會認為花跟自己之間沒有連結,甚至認為插花是專屬某些人才會做的吧!

九月份在台中有一堂特別企劃課程「花的本質」,結合花藝與瑜伽教導的內容,透過從花的角度去靠近本質,剛開始在宣傳這堂課的時候,有同學第一反應是:我不會插花,這是貴婦在做的吧?我手很拙,插出來會很醜吧?雖然大家心裡可能帶著不同的印象和疑慮,不過很欣喜大家試著讓自己跨出一步,做出了行動來參與這堂課程。




這次特別邀請台北的夥伴、同時也是專業花藝師的Marc來帶領這堂課程。在最一開始,花是用來獻給神的,Marc這麼說著並引用Shri Mahayogi在《瑜伽的福音》裡的一段話:「藝術本來即源自於從內在湧現出的熱切渴望,那個渴望是想要將自己奉獻給神、世界的本質、眾生的本質。」

接著,大家的目光很難不被空間裡散發著優雅、美麗氣息的花朵們吸引,其中一支是帶著粉橘色系特殊的花材,名為「虎杖」,聽到這個名字可以感受到一股不容易駕馭的氛圍。課程裡講解著各種花的名稱、示範插花的技巧等,時而有人提問不清楚、不懂的地方,Marc溫柔地一一解答。





開始插花前,大家做了五分鐘的冥想,靜下心來接續實際操作的環節。大家坐到各自的座位上時,Marc提出:在插花前,先使用準備在旁的水彩描繪一下秋天的感受、或是心中理想作品的樣貌。此時窸窸窣窣的聲音說著:「我不會畫畫」、「我不知道要畫什麼」,雖然是這樣,但大家似乎也是硬著頭皮去做了,拿起畫筆蘸了顏料,開始在白色宣紙上留下色彩。


 

 




 

整過實作過程,Marc細心地巡視給予協助,也幫忙遇到卡關的同學做出微調,即使是一個很小的調整,花的姿態馬上展現了截然不同的美貌。經過一些時間,大家陸續完成了作品,雖然用著一樣的花材,但不同呈現的方式讓整個空間散發著活潑、愉悅的氣氛,彼此觀摩時大家忍不住讚嘆每個人的作品都很美!






之後,我們坐在日式榻榻米上,喝著溫熱的玄米茶,分享著在作花藝過程的感受和體會。許多人都是第一次插花、或是不擅長插花,有的人是下不了手去修剪花朵的樣貌、有的人透過這個過程慢慢放下原本對自己的認知或是花藝的想像。即便有經驗的人,也因為不熟悉的插花方式,從中面對著困難,而能做的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努力去做到最好,捨棄對結果的依賴。不約而同地,大家分享著對於「虎杖」這個花材印象深刻的感受。Marc也分享,這個花材即使對本身是花藝師的他來說,也是很有挑戰性的,並非是特別挑選困難的花來考驗大家,而是他在虎杖身上看到獨特的美,只有在現在秋天時節才有機會看見它。即使是不容易操作的花材也要去面對自己的恐懼、害怕或感到困難的心,不能因此而選擇放棄使用它。



在整個過程裡,我們面對著心裡湧現的各種情緒、或是對自己的認定,總是會被捲入其中,有人提問:你和我的本質是一樣的嗎?這個問題正是這堂課的核心,本質到底是什麼呢?瑜伽的教導給了一個很不同的思考方式,這些包覆在心外圍的各種認定和條件都是會改變的,而我們真正的本質,是不會變動的,也是唯一的存在,正如Shri mahayogi 說的,不僅在人類中,也在動物、花朵、宇宙和空氣之中,都有這個「存在」。就是本質。從這本質之中顯現至外側的各種形體,無論是人類、花朵。

或許我們暫時只能用頭腦去理解本質是什麼,不過不需要擔心,只要有足夠的熱情去探索本質,我們肯定能碰觸到那無法用言語說明的、真正的存在、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