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 星期日

2025冥想專科基礎篇 3


繪圖:Radha



紀錄:資宜


冥想專科的第三回,主題是呼吸的力量。

為什麼要討論呼吸以及為什麼要控制呼吸?

Sananda桑提到,呼吸是最簡單明瞭的、表現生命力的東西,瑜伽裡把這個生命力稱為普拉那(prana)。而Yogi桑也很常說,心、業(karma)、和普拉那是一體的,因此如果能夠控制其中一個,也就可以掌控其他兩個。相較於心是看不見的而難以掌握,普拉那則可以透過呼吸來控制,相較更為容易掌握。

普拉那與呼吸的關係為何?

Sananda桑解釋了普拉那是瑜伽的一大發現,小至原子,大至天體的運行等,都是藉由普拉那的力量推動。包含人的念頭、心臟及肺等器官的運作,也因普拉那的力量而工作著。普拉那沒有好或壞,就是一股力量的運作。

既然普拉那是一股推動萬事萬物的力量,也是我們生來即被賦予的力量,那麼我們應該把這股力量用在哪裡呢?在瑜伽中,我們用普拉那來實現真理,透過冥想我們調節普拉那,使其不至於紊亂。

Sananda桑進一步解釋普拉那如何在身體的左脈、右脈與中脈中流動,並強調普拉那在中脈中流動的重要性,藉由控制呼吸,會穩定人體的右脈太陽的通道)及左脈月亮的通道),並使得普拉那有機會進入中脈,如果中脈被堵住了,冥想就會很困難。最一般的情境就如我們吃肉,或者在生活中被很多雜念所困擾,都會使我們的中脈被堵住。

Sananda桑也介紹了左右脈交替呼吸法(Nadi Shuddhi),在冥想前做這個呼吸法練習會讓冥想更快進入專注的狀態。

 

今天的課程裡介紹了什麼是普拉那,普拉那與心、身體以及整個宇宙的關係,並且說明了普拉那如何運作,以及實際控制普拉那的方法。由於普拉那是一切生命活動的來源,因此要怎麼使用普拉那,用在業上或是用來實踐真實,等同於決定「想要怎麼活著」。Sananda桑引用Yogi桑的提醒道:在心臟還在運作的時候,請將行動用於正確的事情上。

最後,一如以往,Sananda桑再次強調每天練習是相當重要的。

 

 


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至高白鳥No.15出刊





在日常生活中,心很容易因為外在事物而起反應,每天習以為常的傾向造就了我們的個性,煩惱和憂慮也從中衍伸出來。

本期期刊Shri Mahayogi 在面對不同關於困擾的提問時,像是一再收攏大家的心念,不要太過神經質地在一些支微末節上,好比在飲食上,說明了以蔬食為主最能淨化身心,控制舌頭等同於在控制心;讓心變得強韌是最為重要的,要努力去靠近學習到的真理,理解以後運用在生活上,一次又一次地消除心裡不必要之物,這樣就能剷除潛藏在心深處的根源煩惱。同時,當面對日常各種選擇的時候,只要清楚地確認自己「有沒有筆直地走在立志要達成瑜伽成就的理想」這個重點,努力地消除利己性的想法,不需要隨著世界一直變化著的樣貌而感到苦惱。

Yogi桑不忘提醒著,如果只是停留在知識上的理解,原本煩惱可能一時看起來消失了,但會變化成其他型態,繼續產生新的煩惱。不過「真實」是遠遠超越心之物,持續去實踐就能保持悅性的、透明的心,能夠映照出「真實」,自己就不會再被這世界所迷惑。

本期特輯分享兩篇練習者實際運用瑜伽的教導在生活中,透過在不同的處境,把學習到的教導實踐付出行動。


精彩的內容請期待收到會員期刊!



(入會資訊)

社團法人台灣摩訶瑜伽行者真理實踐會/MYM TAIWAN

加入真理實踐會 成為會員者,每年可獲得三次期刊,

分別於120日、520日、920日發行。


2025年度會員期間:202511日~1231

*年會費:1000

入會費: 300元(無會籍而加入時須繳納)

*入會申請連結: https://forms.gle/CPbSjnpbLDwWJKhs9   







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飲食中的不貪練習





繪圖:Radha
Yama&Niyama實踐系列文章

撰文:Amily

上班時最大的慰藉,常常是食物。平日準備點心,讓自己在工作中有些期待;偶爾的下午茶、週末吃得好一些,再加上下班時候小酌一下,這些小確性好像就能讓生活變得比較輕鬆。我總能找到許多理由,來合理化自己對食物的渴望。

不過,瑜伽裡的飲食提醒我要以「八分飽」為原則,既能維持身體的舒適感,也減少身體的負擔。對照自己逐漸養成的習慣,反而和這個原則越走越遠。我也發現,關於「想吃點什麼」的念頭,總是很快就會被付諸行動,這讓我意識到自己需要停下來檢視。

想到日本前輩們的生活,他們只滿足最低限度的需求,這樣的姿態,也是我心裡一直嚮往的。勝王瑜伽中的「Yama」和「Niyama」有關不貪的教導——「不擁有必要需求以外之物,不接受禮物」——提供了一種尺度和方法。或許我能試著先分清楚:現在是因為飢餓而需要,還是只是因為想要?然後再做出選擇。

Shri Mahayogi在《瑜伽的福音》說:「飲食也應以『為了實現真理,這個身體是必要的,所以進食。』多少是必要的呢?真的一點點就夠了。」讓我理解到飲食的目的,其實不需要過量的進食就足以支撐這個身體的需求。《Seeking Truth》中也提到,身體是藉由農作物、水、空氣而維持,並非單靠自己的力量。懷著感謝的心情去進食,就會明白其實不需要過度攝取。當能夠以身體真正需要的營養來取用食物,也意味著我們不會多拿取資源,是更積極的想法。這樣對飲食需求的不貪練習,既是對自己健康的照顧,也是讓土地、大地資源能被更妥善使用的一種方式。


繼續收看系列文章

八卦是盜取他人資訊

對神的祈禱

回到十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