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一・週・年 紀念文❤️


撰文:Lu

2015年7月15日起,「瑜伽的目的,在於實現真實」這個部落格開始正式運作,到2016年的今天就滿一周年了!最初想成立部落格,就是想要傳達瑜伽的教導與Shri Mahayogi的教導。這一年來除了過年連續假期有短暫一個星期的休刊以外,每個週一和週四都固定更新。上刊文章來源分為兩大類,一個是文章翻譯,例如Shri Mahayogi或聖.羅摩克里希那的教導、日本前輩們的文章等等;另一類則是邀稿文章,像是Vivi的練習日記,或是Essay的與MYM相遇系列文。

有時候可以順利地累積文章庫存量,安排好更新的日期。但也常常咻一下就用光文章庫存,然後又要開始煩惱:接下來應該要放什麼呢?翻譯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不是專業譯者,中文也不算好,不是三兩下就能完成,往往要花上幾天翻譯,再請Essay幫忙潤稿(非常感謝Essay!),可能忙了一個禮拜,但只產出一篇文章。向大家邀稿的困難度又再高了一點,稿件不是常常能有,往往要匯集了天時地利人和下,才能收集到一篇適合刊登的文章。(在此,我要深深感謝曾經寫過文章的各位,謝謝您們的用心與無私奉獻!)

每個星期兩次更新,雖稱不上頻繁,但仍然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尤其在沒有庫存又沒有靈感的日子裡,也難免會有小小的聲音在心裡嘀咕著:「其實也沒人逼我每週固定更新部落格啊,為什麼我要這樣逼自己?!」、「算了啦算了啦,說不定也沒人在認真看文章,有必要這麼勤於更新嗎?」、「Lynn老師沒貼在臉書的話,點閱率就小於10,那沒更新也沒什麼影響吧」等等的。不過,曾經有人很認真地跟我們說:「謝謝你們的更新,每個禮拜一、四都很期待看到新文章。」;還有,Shri Mahayogi及前輩們即使不懂中文也會來看一下部落格,想到這些,就覺得自己不能夠這樣輕言放棄,既然是自己主動要接下這個工作,那就要負起責任。

然而,接下來我們會改變部落格更新頻率,至少2016年的下半年會採用不定期更新的方式。為什麼呢?這一年下來部落格的文章數已經累積到116篇了(不包含這篇),其中Shri Mahayogi所說過的話、聖者們的話語及前輩們的文章,都是非常深刻的內容,很需要一讀再讀,反覆去咀嚼與消化,所以我們想要暫緩更新的腳步,邀請大家一起來複習以前上刊過的文章,重新再讀一次可能又會迸出不同的體會,或是走進更深一層的理解哦!

謝謝大家一年來的支持,今後雖然不是固定時間上刊,但依然會繼續努力更新部落格的!今後也請大家多多指教~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年度回顧:點閱排行前十大文章


撰文:Essay

*部落格週年慶* 年度回顧


各位「瑜伽的目的,在於實現真實」的讀者大家好!從去年七月部落格開張到現在,即將屆滿一年了!這一年裡,總共發佈了一百多篇文章,不知道大家印象最深、最有感覺的是哪一篇呢?大家知道點閱率最高的前十大文章,是哪十篇呢?以下即為大家揭曉! 

期許未來能繼續藉由閱讀與分享,來加深我們的學習與練習。

【第十名】那些瑜伽教我的事


第十名,是Lilian坦率真誠的文章,瑜伽學習是一條長遠的道路,路上有練習夥伴們互相切磋琢磨非常重要。但是離開教室或從聚會解散之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沈澱與成長。感謝Lilian的分享,如果您有什麼心得,也歡迎寫下來呦



非常讓人驚訝,這兩篇部落格裡最深奧的文章之一,竟然領先其他一百多篇文章,分別登上了第九名與第四名!可見大家都勇於挑戰高難度(笑)。這系列文章總共稱為四篇刊登。作者Sananda桑在Shri Mahayogi身邊學習超過二十年,也在京都與松山帶領體位法與冥想課程。前輩由「智性」理解,一路深刻拆解剖析,直至神與愛的連結,值得將四篇文章從頭到尾,一再反覆咀嚼與思考。


【第八名】哈努曼的故事

曾經問過持續在Lynn老師課堂上練習的同學:「為什麼喜歡Lynn的課?」她回答:「因為喜歡老師分享的故事。」謝謝Lynn總是在體位法的帶領之外,分享許多聖典與神話的故事。今年是猴年,也是哈努曼之年,今年已經過了一半,再來複習一次哈努曼的故事吧。希望下半年仍然能帶著勇氣與真誠,朝那比自己力量更大的存在邁進!


【第七名】弟子的必要條件

這篇是由Shri Mahayogi與弟子的對話錄「悟」(Satori)裡摘譯出來。一個弟子應該做什麼事呢?應該保持什麼樣的態度,才能不斷地進步呢?Shri Mahayogi這樣說:

首先,弟子必須尋求開悟。接著,弟子必須學習真實的教導──向一位真正的上師,學習正確的教導。更進一步,弟子必須努力不懈且充滿熱情地,將教導與紀律落實到練習裡,這才是核心所在,也是心智與行動應有的理想狀態。如果要再說得更仔細一點,就是:真誠純直。請保持你的真摯與謙虛。


【第六名】體位法的反思

瑜伽經說:「體位法是平靜、安穩、舒適的姿勢。」然而,練習過Raja Yoga體位法的練習者應該都會感受到,這套最素樸最古典的練習,難度卻是相當高的。因為它考驗著紊亂的心智,也考驗著過去練習殘留的印記:難道以前都練錯了嗎?當吐氣拉長,心念平靜下來的時候,也許,才是「練對了」的開始。大家離開墊子後,請讀讀Lynn這篇深刻的反思。


【第五名】為何開始

「為何開始?」大家一定都很好奇,Lynn如何在紐約遇見Shri Mahayogi,在京都遇見一群以瑜伽為準則,共同生活著的前輩之後,立志將這教導帶回台灣。從體位法課程、到讀書會、部落格開張,邀請Mirabai桑來台,果真驗證了Shri Mahayogi所說:「從現在開始,一切將變得非常有趣。」



Raja Yoga的體位法課程簡介,開宗明義指出:「體位法不是我們練習的目標,而是邁向覺醒的準備。」因此,部落格上很少出現專門探討體位法的文章,這篇文章很特別,是練習夥伴們的個人練習經驗與心得,相信每個人都繼續在控制呼吸與控制身體上深耕。



為什麼瑜伽能讓我們獲得真正的自由?為什麼這篇文章能勇奪亞軍寶座呢?第一是標題實在太吸引人!真正的自由!這是大家夢寐以求的東西哪!第二是,斯瓦米.韋維卡南達簡明易懂的故事,搭配著Lu精心繪製的插圖,讓許多非瑜伽練習者也都興味盎然。請再讀一次,再分享一次吧。


【第一名】冥想入門

今年四月,Mira Bai桑來台期間,許多練習者都問了關於冥想的問題。可見大家對於冥想想要獲得更多實用的方法與步驟。前輩Sanatana的文章上線之後,馬上躍登第一名。冥想是什麼?應該怎麼做?冥想的對象要怎麼選擇?這篇文章深入淺出地引導大家入門。讀完之後,怎麼辦呢?同場加映:別說有的沒的,做,就對了!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練習日記06:神的僕人

Mahayogi Yoga Mission所出版的明信片

撰文:Vivi

騷動的情緒持續在我的生活裡上演,而且越演越烈,
最近一次甚至覺得自己根本無法走在瑜伽這條道路上,因為還是會跟人有所衝突,
然後責備自己:怎麼會練習了瑜伽卻還是控制不了情緒上的波動。
心智抓住這點一直把我拖向谷底。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想著我的上師Shri Mahayogi,前輩曾經告訴過我,
當生活上發生一些事情影響自己時,這是可以轉換情緒的很好的方法。
但是我的心智竟然如此頑固,怎麼樣都抑制不了,
心裡有如狂風暴雨般,愚昧的我甚至還跟著它一起瞎起鬨,
覺得自己根本不配說我正在練習Shri Mahayogi 傳授的瑜伽 。
鴕鳥般的心態再次掀起,我忍不住想:算了,這些我都不要了!

我認真思考了一天,想著「如果放棄瑜伽的一切,那我接下來該做些什麼?」,
試圖逃離紛亂的情緒。但是就在我繞了一大圈的想法後,
還是又繞回了瑜伽,開始問自己:為什麼想走在瑜伽的道路上?
到底是誰在情緒波動?我的上師Shri Mahayogi跟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連續思考這些問題好幾天後,有如颱風過境的情緒終於慢慢冷靜下來,
我回頭檢視自己殘亂不堪的情緒,發現:我又再次被心智綁架了。

這時前輩們曾說過的話浮上我的心頭:

閱讀經典是必要的,藉由反覆地閱讀聖典去學習真理,
發生緊急狀況時,就能檢視自己的行動是不是有根據真理。

每天練習體位法可以幫助我們度過生活一個又一個的考驗,
藉由控制呼吸而得以獲得控制心智的能力。

Shri Mahayogi的教導與前輩們分享的經驗,
幫助我理性地整理好思緒及找到答案,但是,我的心仍然沒有完全被撫平。
當理性的思考到了盡頭,最後思緒又回到
我跟我上師之間的微妙情感,我想起來他的溫柔、和藹,那迷人的笑容。
我是如此敬愛上師,所以想要服務他、為他付出,但我到底該如何做呢?

記得曾經有一次到朋友家作客,她倒了一杯茶給我,杯子上寫著「僕人」。
當下我笑著跟她說,為什麼你要拿這個杯子給我用,我才不要當僕人,
並且打鬧著跟她說,我要上面寫著「主人」的杯子。
現在想起來這件事,我終於瞭解僕人的意思了。
聖・羅摩克里希那教導我們,唯有神是唯一的主人/主宰者,
我們都只是祂的工具,做的事情全都是為了祂,取悅祂。
雖然心裡面常常冒出「為什麼我要做這麼卑微的事」、「這件事我有需要做嗎?」的抱怨,
但是如果我不藉由行動去消滅自我,去除喜歡跟不喜歡,
那麼自我的聲音永遠都會掩蓋掉真理的聲音。

我願意做神的僕人,我了解到我只是祂的工具,只是單純去行動而已。
而且我的言行舉止必定要謹慎思考,
一個完美的瑜伽行者,言行舉止是不會讓他人感到不舒服的。
我持續跟自己對抗中,過程也許很痛苦,但是為了讓祂開心並且跟祂靠近,
這是唯一一條道路。



2016年7月4日 星期一

不傷害(ahiṁsā)的練習


撰文者:Lu (Priya)


有天在星期二的體位法及冥想課程裡,提到對外持戒(yamā)與對內精進(niyamā )。 大家輪流分享要挑其中哪一個試著去實踐在日常生活中。


輪到我時,猶豫了三秒鐘以後,囁嚅著吐出「誠實(satya)」幾個字。但是,當我說出誠實的時候,其實我就已經違反誠實了……因為從一開始我心裡就一直在想「非暴力(ahiṁsā )」。



「非暴力(ahiṁsā)」 ,或譯為「不傷害」,對於他者(全部的生命)不施加任何苦痛。亦即,無論是在言語、行動、思想上,都不去傷害他者。


遲遲不敢選「不傷害」是有理由的,最近職場上發生的一件事一直盤旋在我心裡。周遭的同事們對A主管不是很有好感,平常他們會極力避免和那位主管有所接觸。這位A主管卻常主動找一位B同事說話,因此我對B同事說,其實A主管應該是蠻喜歡你的。沒想到B同事反應超大,讓人好笑,反而更想逗弄他,所以同事們開始會對B同事說些「A和B其實是超級好朋友!」之類的玩笑話。


這樣的玩笑會把同事間聊天的氣氛炒熱,B同事的反應也很逗趣,所以我也跟著嘻嘻哈哈。可是邊開玩笑的同時,心底深處還是有一個小小的聲音在問自己:這樣沒問題嗎?


B同事是個耍寶又可愛的人,對他開點小玩笑,他可以笑笑著接受。可是這個玩笑涉及的不只有B同事而已,如果A主管聽到這些玩笑話,發現大家以他為對象拿來嬉鬧取樂,A主管心裡應該會受傷吧?即使我的本意並沒有要傷害A主管的意思。


當課程上討論要選擇哪一個試著去實踐時,我想到的就是上述的這件事。那天課程結束後,以及之後的兩天,我很努力在思考:「如果要做到不傷害,就必須封印這個玩笑,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能再用來取笑B,我真的做得到嗎?!」、「如果我是A,在毫不知情下被當作玩笑的主角之一,我應該也會覺得受傷吧。」、「說笑話讓大家開懷大笑的時候,我也會很開心,不過如果快樂是建築在可能會傷害別人的基礎上,這種玩笑還值得說嗎?」


反覆想過以後,我就下定決心:再也不拿A出來開玩笑了!


很多時候,未經過思辨就迸出的念頭、說出的話語、做了的行為,即使自己並非有意,也有可能因而傷害了別人的心。Shri Mahayogi曾經說過,做出完美的行動,就是瑜伽行者的行為。


我想那一定是因為瑜伽行者的言行完完全全符合「不傷害」的戒律(或應該說,他們的言行一定符合對外禁戒與對內精進)。如果想要在瑜伽道路上繼續向前邁進,我必須更努力落實對外禁戒與對內精進在日常生活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