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瑜伽角度看電影:王牌冤家


撰文:Lu

  How happy is the blameless vestal’s lot
  The world forgetting, by the world forgot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Each prayer accepted and each wish resign’d

  純潔的維斯塔多麼快樂 
  遺忘塵世,亦被塵世所忘 
  純淨心靈常耀永恆陽光 
  每次禱告均被接納,每個希望皆得捨棄

                     摘錄自 <Eloise to Abelard>   by Alexander Pope



12月10日星期六Kirtan結束後,大家一起看了電影「王牌冤家」。

這部電影裡最有趣的設定是,人在分手以後,為了忘卻失戀的痛苦,可以求助忘情診所,消除掉關於對方種種記憶,故事環繞在這個設定上而展開。男主角喬爾與女友克蕾婷是個性完全不同的人,一次大吵後他們都消除了關於對方的記憶,再次重逢後卻仍然深受對方吸引。縱使雙方後來都知道了兩個人曾有一段情、對方有什麼樣的缺點,但還是想再給彼此一個機會。

很多年前第一次看王牌冤家時,就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故事設定很有意思,畫面很美,導演表現消除記憶的拍攝手法、場景安排也很棒;電影裡角色念了文章一開頭的詩句,好有意境、好美;而且我覺得這個故事非常浪漫,因為男女主角即使忘卻了彼此,仍然能再次相遇、再次愛上對方,決定攜手往前走。

學習瑜伽以後,再看一次這部電影還是非常有趣——為什麼男女主角即使消除了關於對方的記憶後,仍然會愛上對方?以前的我認為「因為他們之間是真愛啊」,所以覺得很浪漫。不過,如果說男女主角間是真愛,為什麼經過兩年交往後,卻常常有無數的爭吵、又痛恨對方到要刪除記憶呢?難道診所助理瑪麗再次愛上醫生也是因為真愛嗎(但她最後顯然對醫生很失望)?

瑜伽裡有一個梵文名詞是Samskara,意思是印記,它是我們透過自己有限的理解與知識去經驗這個世界時所產生的記憶,儲存於心底深處。每個人有各種不同的習性與傾向,那會影響我們的思考及行為模式,長久下來就逐漸形成印記;印記則會讓我們產生欲望或執著,也因此會產生痛苦。我們心底深處有龐大數量的印記,不是輕易可以消除的,有時候甚至很難察覺到有哪些印記存在。
【推薦閱讀:業(Karma):苦及其原因】

回到王牌冤家上,我們可以清楚觀察到男女主角的個性與模式:
〔喬爾〕個性溫和、觀察力強、多愁善感、不善於吐露心聲、非常在意他人眼光
〔克蕾婷〕情感豐沛、直接、大膽、衝動、容易厭倦、沒有安全感

就像喬爾自己說的,他覺得自己的人生一成不變而無趣,但克蕾婷是如此大膽與多變,下一秒不知道會把他帶到哪裡,這讓他深受克蕾婷吸引;而克蕾婷喜歡喬爾的原因雖然沒有明說,不過喬爾散發出的憂鬱、神秘氣質或許有一定的魅力(因為他話很少XD),還有他的穩定與安定,應該也吸引著容易沒有安全感的克蕾婷。

我們會受什麼樣的人吸引,和我們的業(karma)有關,其實也和印記有關係。如果只是消除表面的記憶,卻未改變原有的習性與模式,那很自然地就會愛上類似的人,依照原本的模式與對方相處,結果就是浮現一樣的問題點,一再重複原有的爭執與不愉快。喬爾和克蕾婷,瑪麗與醫生,不就是這樣嗎?

不管是誰,都在追求幸福快樂。
Shri Mahayogi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的本質就是無盡的喜悅,但是因為我們心底潛沉了無數的煩惱、無知與自我中心,讓我們沒辦法知道這一點。而學習真理、冥想、並試著實踐生活中的話,可以讓我們的心重返原本的純淨透明,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像Alexander Pope詩裡說的那樣,閃耀著永恆陽光,毫無條件的如此快樂。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2016年末聚餐


撰文:Lu

2016年咻一下地即將進入尾聲。自從今年三月分開始,星期二晚上的練習換到了新場地,慢慢地大家也開始規律地來上課。為了讓大家彼此之間更加認識,以及可以互相分享、交換這段期間的學習心得,在12月20日星期二晚上,將原本的練習時間改為年末聚餐(其實就是同樂會啊 >w<)。

-----以下為當天的活動剪影與回顧-----

Essay、Vivi、潘潘、伯勳從中午就開始準備食材,以及布置場地;Lynn老師下課後也趕回家幫忙:


午後から食事の準備


豐盛的餐點們!!!(現在看照片還是會流口水啊XD)
這是我們第一次辦將近20人的聚餐,以自助方式讓大家自行取用。
(不過漏拍了蔬菜湯、炊飯和蒸餃⋯⋯)








這次全部都是蔬食喔!聽到好幾位同學說「今天根本不像在吃素!」、「好好吃喔,這樣的素食我可以接受。」等等的。沒錯沒錯,吃素也可以這麼美味可口喔^^





水果公主Vivi 

大廚Essay~(シェフ エッセイ)
吃飯時間分組聯絡感情。大家的笑容好可愛~~



組分け。みんな食事しながら楽しく話しました。



用餐告一段落後,大家圍成一圈分享自己的體會與心情。


食事が終わり、輪になって自分いままでの体験や成長をお互いに分かち合いました。




時而感動,時而全場爆笑。真的非常感謝每一個人真誠的分享~~~
學習及實踐的路上或許有考驗、有很艱難的時刻,
雖然沒有人能代替自己面對,但是大家可以互相給予支持與鼓勵。
不要害怕,我們都在彼此身邊!^^
明年也一起繼續努力吧!!

最後,獻給大家一首滿懷愛情的Kirtan……
歌名是Radha Krishna Karna Lola
一月份的Kirtan會再唱這首歌,可以一起來唱喔!!


みんなにキルタンを捧げました。

【文末彩蛋】其實在大家來之前,我們有練習了一下kirtan,唯一一張練習照是這樣:


哈哈哈哈~

下星期二會有今年的最後一堂團體練習,接下來就是新的一年了!
先預祝大家聖誕快樂及新年快樂~~~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聖・羅摩克里希那的故事——財富的正確使用方法

1868年時,一次馬托魯先生要去朝拜聖地瓦拉納西(另一譯為巴拿勒斯),
除了帶著妻子與女兒以外,還帶著廚師和超過一百人男僕、女僕等,非常大陣仗。
羅摩克里希那在姪子的陪伴下也跟著馬托魯先生一起去朝聖。

中途他們經過一個小村莊,然後發生了一件大事。
那個村莊正受飢荒侵襲,村人們因為飢餓而瘦成了皮包骨,
連移動的力氣也沒有,只能蹲坐在路邊。
羅摩克里希那自出生以來,第一次看見如此悲慘的景象,心碎欲裂,
馬上請求馬托魯先生幫助那些人們。但馬托魯先生回答:「我們一行人要旅行好幾個月,現在就把錢布施給村人們的話,旅費就會不夠了。這跟我們加爾各答的時候不一樣,請不要做這樣無理的要求。」

當然,羅摩克里希那是聽不進去這樣的藉口的,他流著眼淚這麼說道:「你簡直不是人!我不要去瓦拉納西了!」然後就一屁股坐在路旁的垂死之人身邊。
馬托魯先生非常了解羅摩克里希那這種像刁蠻孩子一般的樣子,所以一點辦法也沒有,
只能花了數天分發糧食給全部村民,又給每一個人衣服與金錢。
如此一來,羅摩克里希那很快就心情轉好,向跪地叩謝的村民們道別後,繼續踏上旅程。

又有一次,馬托魯先生要去收取田租,因為一時糊塗把羅摩克里希那也帶去了,
結果不但延後了佃農們繳納田租的期限,還得發給每一位佃農一些金錢與食物。
像這類的事情,為將來成立的羅摩克里希那協會所作的無數社會慈善事業,開啟了源頭。


聖・羅摩克里希那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阿西西的聖方濟



編按:本文由日本的前輩Yukti所寫,原文刊登於Mahayogi Mission的《ヨーガを生きる》部落格上,翻譯成中文並刊登於「瑜伽的目的,在於實現真實」部落格時,略微刪減部分段落。

撰文:Yukti
© Mahayogi Misson 保留一切權利



我會對方濟產生興趣,是因為他的生活方式對德蕾莎修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德蕾莎修女在12歲時讀了方濟的傳記後深受感動,那份感動一生中都停留在她心中;她敬愛方濟,並以他的修道生活作為模範。有一篇聖方濟和平祈禱文,雖然不是方濟所著作,但表現了他的精神。「主啊!讓我做祢的工具,去締造和平;在有仇恨的地方,播送友愛;在有疑慮的地方,激發信心……」,德蕾莎修女非常喜歡這篇禱詞,在彌撒之後時常朗誦。

說到聖方濟,或許會讓人想到他以作為動物的守護聖人而聞名,例如向鳥傳道、讓吃人的野狼與人類和解等等;然而他生活方式的軸心,其實是清貧。德蕾莎修女所創立的「仁愛傳教修女會」(註1)修道院裡的修女姊妹們,過著遠超越我們想像的、徹底的清貧生活。德蕾莎修女不只把理想停留在念頭裡,而是實際地去活出理想,至今仍然可以證明這件事。


那麼,為什麼方濟會以清貧為生活方式呢?就像德蕾莎修女以他為模範一樣,方濟是以耶穌基督為榜樣。雖然他出生在富有的布商家庭,但非常不可思議的是,和耶穌一樣,母親琵卡是在家中馬廄產下他的。青年時代的他是一個敗家子,成天和朋友們過著享樂生活,直到19歲才發生了精神上的重大變化。那時,他受功名心驅使而志願從軍,卻因為染上疾病而被軍隊留下,在病床上他聽到了神的聲音,這成為他改變的契機。說來,聖者們好像時常聽見神的聲音呢。


神向他詢問:「給予你更多恩惠的是主人還是僕人呢?」他問神:「主啊,您想要我做的是什麼呢?」神回答:「回家吧。到時我會告訴你應該要做什麼。」回到阿西西的方濟,不再像以前那樣享受自然美景,也感覺到與朋友們的放蕩生活中的空虛,有時候就閉門不出,在家裡冥想或是祈禱。


到他24歲的時候,當他在十字架前祈禱,再度聽到了神對他說話:「請重建我的教會。」方濟開始為朽壞教會的修復工程而奔走,但他的父親不能理解兒子的行動,在公眾面前宣布和他斷絕父子關係。方濟當場脫下身上的衣服,說「一切都返還予您」,並將衣服奉還給父親,表示自己的父親只有「天父」一人,切斷了親子關係。此後,他一個人一邊托缽化緣,一邊努力修復教會,以及看護痲瘋病患者等等,努力服務貧窮的人們。還有,他也開始在街頭或廣場上宣揚基督的教導。


據說,使他下定決心要過清貧生活的轉戾點,是由於一次他聽到馬太福音第十章的教誨,內容關於耶穌基督派遣12名弟子去宣教時,闡述了清貧。耶穌在馬太福音裡是這麼說的:「去吧!去傳達『神的國度近了』。你們所白白獲得的都必須白白地給予出去。腰帶中不能放入金銀銅錢,也不能帶著手袋、替換衣物、鞋子和手杖。」方濟馬上脫下他的鞋子而裸著腳,丟掉他的皮帶,改為以繩子束腰。在他身上感覺到共鳴的人們漸漸地聚集到他身邊,他們以「小兄弟會」之名進行各種活動。


福音書上耶穌所下的命令,方濟都如實遵守,想要徹底模仿耶穌的生活。的確就是「赤裸地跟隨赤裸的基督」。現代的我們可能會說,他能實踐那樣的生活方式是因為他身處在那個時代。但是在方濟各的時代真的就是比較容易實踐耶穌生活方式的時代嗎(註2)?絕對不是這樣的。


方濟生活的那個時代,聖職者或修道士去托缽化緣、沒有神父職權限的人去宣教等等的行為都是被禁止的。實際上,周遭的人始終把他當成怪胎看待。方濟為了向教皇請求活動的許可而造訪羅馬時,樞機主教們將他一無所有的清貧托缽生活與宣教活動,視為危險且實踐困難的異端行為,對於給予他認可這件事表示出為難的神色。但是,某位樞機主教所說的一句話推翻了一切。他說:「若是用那樣的理由拒絕的話,不就代表了不可能實踐福音。如此一來,難道不是冒瀆了賜福音予我們的基督嗎?」

如同耶穌、佛陀、羅摩克里希那,這些神的化身不是只述說著夢或理想而已,他們敦促我們要在現實中活出教導。完全依循著教導而活的其中一位聖者,就是方濟。即使讓聖職者們如此為難,他也只是真誠地想要如實活出耶穌的生活方式。


這份真誠純直,也與瑜伽的聖者們如Nag Mahashay、Swami Adbhutananda(註3)等是相通的……Yogi桑也說,弟子保持真誠純直是很重要的。方濟只是愛著耶穌而決定成為耶穌,我想像他一樣,如此一心一意,真誠純直。







註1:Missionaries of Charity,德蕾莎修女在1950年創辦。台譯:仁愛傳教修女會。日譯:神の愛の宣教者会。

註2:聖方濟誕生於12世紀末,義大利中部一個名為阿西西的城鎮。

註3:Nag Mahashay及Swami Adbhutananda均為聖者羅摩克里希那的弟子。

2016年12月2日 星期五

練習日記07:眼前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

藉由實際地付出行動,把心裡的抱怨與碎碎念都清掃乾淨吧!
編按:久違的練習日記系列~~瑜伽的練習絕對不是只有體位法而已,真理的學習、思考與實踐都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生活的一切都是練習的絕佳機會。這次Vivi在她的生活中體會到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讀下去吧^^

撰文者:Vivi


曾經在百貨業上班,擁有一份不錯的薪水和職位、很彈性的休假,和完美的工作團隊。我很努力地在工作上盡可能表現到最好,沈浸在這些物質、金錢或是名譽,一切看似完美;然而在離開這份工作的前一年,漸漸開始懷疑,並且一直聽到心裡的吶喊,這是我活在這世上的目的嗎?我得到這些了,然後呢?為什麼曾經充滿挑戰、熱情的心都不見了呢?我已經完全無法說服自己繼續這樣的生活。我開始認真思考我的下一步是什麼?

我曾問過Shri Mahayogi: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工作?他說:
1.首先要知道,工作是為了支持妳的生活。
2.選擇ㄧ個能夠對別人有益的工作。

我開始評估下一份工作的內容、必要的生活開銷和休假。不久後,一個意外的工作機會來到我的面前,提供足夠的休假,工作內容也很單純,能夠讓我有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但是薪水卻跟上一份工作年收入差了有三倍之多。很努力思考後,我知道這時候必須放下對金錢的執著,並且要知道現在什麼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

工作室只有我一位員工,對我來說是很自由的,那時我以為工作室的一切都可以隨著我的做事方法進行,所以我覺得世上已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不過就像是熱戀期那樣,一開始都是美妙的。
很快地,磨合期來了!(畢竟如果一齣戲都沒有情節轉折的話,那會有多無聊啊!笑)其實老闆有另一套她的做事方式,她開始要我遵照她的方法做事情。所以我必須常常跟老闆反覆地溝通,一再調整自己的做事方式。我雖然試著壓抑自己,然而頑強的自我一直對著我抗議。

另外,乾淨的工作室是老闆最介意的地方,卻是我最不擅長的部分。我每天必須整理廁所、廚房和大教室。剛開始打掃起來,我心裡總是撈叨個不行,「我的工作是打掃阿姨嗎?」、「天阿!廁所馬桶哪個死孩子給我尿到外面」、「我覺得自己很卑微,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我明明想改變自己的習性,所以很認真地學習瑜伽,想要把瑜伽的教導帶入生活,但我不禁覺得,這樣根本就是在謀殺自己,每天要朝自己亂刀揮舞,不得不跟自己戰鬥。

我開始尋找方法「如何渡過每天的上班」,上班的車程我會刻意放著kirtan的歌曲,讓我放鬆以及保持心情愉悅,包包裡放著《Satori》 這本書(註),我隨機翻開一頁開始閱讀,然後帶著滿滿信心進入工作室,有時候才一踏進去就馬上破功了,有時則可以安然平靜渡過一小段時間。每天支持我的力量就是從書裡閱讀到的教導。但是讀再多或是瞭解文章的內容,都不如真正去做而體會到得來的深刻。

我曾經一度想放棄眼前一切,想逃離現在的工作,甚至還開始尋找下一份工作。當我找了幾天後,突然問自己:到底有沒有想清楚什麼是現在最重要的?我想逃離的是這份工作還是自我?很明顯的,習性只是想逃往舒適的地方。

漸漸的這一年過去了,我慢慢地養成了打掃的習慣,甚至不只在工作上,回到家裡也能如此。還有,近期我們有很多讀書會、梵唱活動等等,事前總是需要前製的擺設、清潔,現在做來也輕鬆許多。

現在老闆吩咐我工作的時候,我會趁心裡還來不及冒出想做或不想做的念頭前,就馬上付出行動。還記得2014年9月剛開始跟著Lynn練習Raja Yoga的時候,也有幫忙上課前的擺設整理,那時Lynn老師曾說:「等一下做清潔工作時,我們練習禁語,只說必要的話。除了表面上的安靜之外,當然內在的安靜也是很重要的。」兩年後我才終於明白這一句話,原來必須用力地實踐瑜伽的教導在生活的每個角落,讓它變成習慣後,才能讓吵鬧的心逐漸安靜下來。

我也試著去學習傾聽我老闆生活上的大小事,我很努力去辨別,什麼樣的回答是必要的話,什麼樣的表情態度是對的方式。雖然剛開始做起來很不自在,舊有的模式一直想竄出,心裡還是不小心跑出批評的念頭,但每每都會想起,Shri Mahayogi,他無時無刻都如此溫柔地對待別人,所以我盡力把注意力只放在如何可以幫助老闆,或是如何讓她開心。我的老闆是我最好的學習,因為她讓我又再次看仔細我需要改進的部分。

這一年這樣練習下來,從原本每天上班都有一種要去山裡進寺廟修行,下班後覺得自己又撐過一天了的感覺,轉而現在只專注在「怎麼樣可以把事情做到最好」,不去聽心裡又想抱怨什麼。
瑜伽的教導我已經聽了很多,但是其實必須實際落實在生活裡,積極去面對,才能真正減少不自由的感覺。我想要持續練習下去,希望能讓有你、我分別的二元性關係越來越模糊。


註:《Satori》為Mahayogi Mission之出版品《悟り》之英文版,內容記錄著Shri Mahayogi與弟子間對於真理的問與答。